「我27歲坐牢,關了9年多,真的是關太久被嚇到。」40歲的劉祐誠國中輟學混幫派,因殺人未遂、販毒、恐嚇等多項前科入獄,至今四分之一的人生在監所度過,他下定決心悔改。出獄3年,將獄中所學的蛋捲技術改良,在夜市擺攤,賣力開創第二人生。
操著一口流利台語,劉祐誠說攤名以「大哥」命名,是因為這兩個字帶給他的影響深遠,希望能時時警惕自己。「當大哥曾經讓我很風光,但也曾經讓我一無所有。」入獄前他旗下有20名小弟,每個人都喊他「大ㄟ」,很有地位,一天光靠小弟到外頭詐騙、販毒等,就能輕鬆賺進大筆鈔票,「有時一個早上就能賺上百萬,我根本不會想從事正當工作。」雖然不須勞力就能收穫,但劉祐誠說這樣的不義之財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,他經常一晚就全部輸光。
除了豪賭,劉祐誠還染上毒癮。「那時真的是吸到神智不清,隔壁鄰居只要講了不中聽的話,就被我拖到山上毒打,還騎車撞他。」劉祐誠說自己當時可說是鬼見愁,每個人都退避三舍。「我回老家,鄰居看到我都會怕,連我媽媽也躲我。」做奸犯科的下場,有20多年劉祐誠不曾到過公共場所,也從不敢洩漏住處,過得提心吊膽。「我很怕被別人出賣,警覺性很高,半夜有甚麼聲響就會爬起來注意,從來沒一覺睡到天亮過。」
「等到我真的清醒時,我已經在牢裡了。」9年多的牢獄生活,讓劉祐誠警覺自己虛度了人生,他問自己,別人都可以過正常的生活,為何他不行?於是他努力戒毒、菸酒、檳榔等一切惡習,並靠在台南監獄學到的蛋捲技術創業,希望能當個普通人。
「那時一天蛋捲才賣500塊,加上支出,根本就不夠錢可以付給廠商。」擺攤初期,因為南北口味差異,劉祐誠的生意慘淡,他說曾經窮到只剩口袋的幾百塊,差點放棄。「跟以前落差太大,我還曾經整個攤子被風吹倒,旁邊很多人看我在那邊撿蛋捲爐,那時真的會很想趕快抓一頂帽子把頭蓋住,太丟人了!」幸虧當時,一名新竹檢察官不斷鼓勵他,並動用關係幫忙推銷蛋捲,才讓他能走到今天。「所以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做,大家一定會給我一個機會。」
熬過艱辛的創業路,現在劉祐誠的身上,早已沒有當初的江湖味,取而代之的是濃郁的蛋捲香。「我覺得現在的生活簡單而快樂,雖然不會賺大錢,但至少不用再擔心被抓進牢裡,還能一覺睡到天亮。」劉祐誠說,因為蛋捲自己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,未來,除了繼續精進自己的烘焙技術,他也希望幫助弱勢,彌補過去犯下的錯。